> 行业动态 > 文章正文

我国化工行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


我国化工行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正文目录

    "十一五"期间,一系列中外合资大型化工项目的建成投产引人注目。南京扬巴一体化、惠州中海壳牌南海石化、上海赛科石化等项目的投入运行,使中国有了一批世界级的石化联合装置。随着众多跨国公司大型化工项目的签约,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,一批配套设施相继上马。在这些项目开工建设的同时,也催生了中国一批颇具规模、可以与世界著名化工园区相媲美的化工园区。

    张家港是江苏苏州下属的一个县级市,坐落在这里的扬子江国际化工园,如今已拥有陶氏化学、道康宁、杜邦、雪佛龙、三井、旭化成、住友等20家世界500强企业。其中,11家属于全球化工50强,有7家更是进入了50强的前10位。这些化工巨头在张家港扬子江化工园的投资额超过了20亿美元。    

    这是世界化工跨国公司争相投资中国的一个缩影。"十一五"以来,我国发展中的化工市场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空间,跨国公司恋上了中国这片沃土。至2009年底,全行业外资企业已经突破3000家。外商投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,业务领域不断拓宽,涵盖了油品营销、石油化工、精细化工、专用化学品、合成材料加工、石化仓储物流、高附加值终端产品等各个方面。     

    面对外资的竞相进入,我国化工行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,全面推进园区建设,持续优化发展环境,加快推动开放型经济,特别是利用外资和外贸的赶超跨越,实现了行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。

    在国家相关鼓励政策的推动下,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快速增加,这些研发机构的设立和运营,为中国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、培养技术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    化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。外商不仅把中国作为产品生产基地,而且作为重要的销售市场和利润来源,投资动机已经从寻求资源变成寻求市场。化工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,对其在华业务进行了适时的整合,采取合并、分立等方式对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,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,以降低运营成本,提高盈利能力,形成竞争优势。